盡管越來越多的可持續發展領導者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仍在持續上升。在目前的碳排放軌跡下,氣溫較21世紀末已經上漲了大約5攝氏度,遠遠超過“安全”標準。2016年4月在巴黎簽訂的《巴黎協議》提出控制全球升溫在2度以內,面對低碳的未來水泥企業要做什么樣的準備呢?
2016年4月,全世界175個國家元首和代表在紐約簽署了對行全球變暖的巴黎協議,協議限定要控制全球升溫在2攝氏度以內,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文員會(IPCC)的科學證據表明這一限定水平是為了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全球190個國家,包括美國、中國、印度及歐盟成員國紛紛提交了二氧化碳減排計劃以示對巴黎協議的一致同意。
科學目標的重要性
在低碳經濟中生存發展,企業需要設定一套科學的發展目標,目標需要反映出巴黎協定,以及公司根據巴黎協定為其運營所在國家及資源供應地區制定的二氧化碳減排計劃。這可以檢討公司現行的二氧化碳減排計劃是否仍然使用。
一個科學目標是致力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使公司的二氧化碳減排可以達到全球氣溫升高不超過2攝氏度所需要的水平。二氧化碳減排工作做的不足或者依然照常排放的企業需要考慮無法達到政府的排放要求他們將如何繼續生存。面對客戶對低碳產品和服務的要求,這樣的公司將面臨流失市場份額甚至資產滯留的風險。他們還會面臨違法風險,并在碳稅和碳交易框架下無利可圖。同時他們有可能成為非政府組織和媒體不斷揭露的落后企業從而令公司聲譽受損。
建筑企業的科學目標
公司分析了公開上市的10大歐洲水泥和建筑公司的碳減排目標發現:
1、只有一個公司制定了可以達到巴黎協議目標的科學碳減排目標(圖1中的公司1);
2、一家公司(公司2)也設定了碳減排目標,但不能達到巴黎協議的目標;
3、七家公司都有不同形式的碳減排目標,但沒有足夠的信息來支撐該目標,例如缺乏基準年份,或者目標年限只有短期;
4、一家公司對個體業務單元和項目設置了碳減排目標,但沒有公司整體的減排目標;
5、歐洲建筑業10大公司(其中包括水泥制造公司)100萬美元收入產生661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即100萬美元收入的二氧化碳當量為661噸,共計215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在溫室氣體議定書框架的分類下,超過90%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于公司擁有或控制的直接資源(范圍1),只有9%的來自于公司電力消耗(范圍2)。這一數字不包括原材料供應和產品的使用,Trucost發現這一部分碳排放量超過該行業整體排放量的40%。盡管這些數據已經超過相關目標設置的閾值但很少看到公開報告。
圖1:歐洲主要水泥與建筑公司目前尚無巴黎協議框架下的減排目標
風險與機會
建立以科學為依據的碳減排目標可以幫助水泥和建筑企業在低碳經濟中產生利潤或提高收入。而不這樣做的公司將面臨不確定性、風險,并會錯失機會。
潛在的風險有:
1、如果客戶轉向可再生和低碳建筑技術公司將面臨收入損失和資產滯留;
2、因與客戶“脫節”導致公司聲譽受損;
3、投資者降低公司估值導致股價下降;
4、二氧化碳密集排放型建筑技術的持續投資減少;
5、因不遵守二氧化碳排放相關法律法規、能效標準和可再生能源需求導致罰款帶來損失;
6、由碳稅和碳交易帶來的成本增加。
潛在的機會包括:
1、通過設置一個強大可靠的科學目標來稱謂可持續發展的行業領導者;
2、向利益相關者--從供應商到客戶到投資者--展示強大的環境風險管理能力,
3、通過設計符合減排目標的原材料和技術來實現長期資產增值,這在建筑壽命在50-100年的房地產建筑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4、環境立法以及顧客期望提高能源效率、低碳建筑和建設項目需求促進創新推動產生新商機;
5、獲得投資者綠色投資資金的青睞;
6、確定在減排節能項目投資的商業項目;
7、引入商業工具如影子定價來管理風險和確定緩解策略。
制定科學目標
制定減排目標,水泥制造商需要收集高質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這對于確保減排目標有重要意義。公司需要企業運營中溫室氣體排放的數據(范圍1)、電力消耗和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范圍2)以及整個供應鏈和產品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量(范圍3)。
企業還需要了解和評估業務所在國家的碳減排計劃,以及如果碳減排立法將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盡管有一些國家尚未出臺響應《巴黎協議》的碳減排計劃,但企業仍需警惕這些國家的政策變化。
雖然鼓勵企業設定長期減排目標,如到2050年,但科學的減排目標設定周期5-15年期較為合理。這與CDP、聯合國全球契約、世界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倡議的科學目標指南是一致的。
科學的碳減排目標可以表達為相對于基準年份的溫室氣體的絕對減排量,或者是以財務或者產量(例如收入或者噸)為評判標準的溫室氣體減少量,再或者是兩者的結合。
博新能源財經預測,未來25年,實現巴黎協議需要在清潔能源技術和設備上投入12萬億美元的投資,這為建筑公司提供了獲得新的低碳項目的投資機會。
為了在未來綠色經濟中擴大市場,建筑企業需要識別和傳達其產品的強大環保性能和財務效益。在低碳、節約型經濟中的贏家是那些能夠最好地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增值的企業。